06-11-2024
3:00pm - 5:00pm
香港中文大學書店
沙田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一樓 101 室
免費

「跨界與比較:史學研究的方法與視角」講座暨《春城無處不飛花:蒲慕州訪談錄》新書發佈會

 香港三聯書店 主辦
06-11-2024
3:00pm - 5:00pm
香港中文大學書店
沙田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一樓 101 室
免費

歷史研究應具備比較之眼光,為近年來史學界之共識。

而研究歷史的學人,又應具備哪些概念與基礎,去擴闊其研究視野及眼界?

蒲慕州教授是學界少數能夠同時從事埃及學及漢學研究的學者,同時致力於比較古代史的研究,是次講座暨新書發佈會,蒲教授將以「跨界」與「比較」作為關鍵詞,分享其多年來進行史學研究的方法與心得。

 

日期:11月6日(三)

時間:下午3至5時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書店 (沙田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一樓 101 室)

講者:蒲慕州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持:張曉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講者介紹:

蒲慕州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退休)。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專長是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以及比較古代史。曾在中研院及美國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葛林耐學院等地工作教學。是少數能夠同時從事埃及學及漢學研究的學者,近來亦致力於比較古代史的研究。專書有《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尼羅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選》、《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法老的國度》、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Egypt and China、Daily Life in Ancient China、Ghosts and Religious Life in Early China等。

 

《春城無處不飛花:蒲慕州訪談錄》內容簡介

本書是歷史學者蒲慕州先生的訪談錄。蒲慕州,1952年生,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後赴美國布朗大學埃及學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近東研究所攻讀埃及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是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以及比較古代史。

筆錄者李華透過四次訪談,圍繞蒲先生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四個方向——埃及史、宗教研究、古代文明比較以及日常生活史,將蒲先生談及自己棄理從文的學術歷程、做跨界及比較研究的心得、以及其對學術的反思,整理成書。

臺大被稱為杜鵑花城,每年三四月,杜鵑盛開,本書封面正描繪了臺大文學院春暖花開的景色。書名「春城無處不飛花」,選自詩人韓翃〈寒食〉中的詩句,透露出蒲先生身上一種與學術、邏輯並行而來的詩意。


備註:

  • 一人一票,憑票免費入場,請參加者於活動開始前 15分鐘報到,並出示確認電郵以作憑證入場
  • 如參加者遲到超過 15 分鐘,主辦單位有權把其座位取消
  • 不得在場內飲食和吸煙
  • 主辦單位將在現場進行活動拍攝和錄影,參加者同意拍攝的照片和影片為主辦單位擁有及作宣傳之用
  • 主辦單位有權更改活動內容
  • 如遇以上惡劣天氣影響,主辦單位將作以下安排:
  1. 當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紅色/黃色暴雨警告生效時,活動將如期進行
  2.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仍然生效時,活動將會取消
  3.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除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改掛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活動將如常進行。
  4. 當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活動開始後發出,活動將視乎情況而繼續進行或取消,建議先留在安全地方,參加者可自行選擇繼續活動或在安全情況下離開
  5. 於惡劣天氣情況下,即使未有發出有關警告,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改期或取消的權利,以策安全
  • 如有爭議,主辦單位保留最終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