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Wo!村樂節
「村樂」主題:客樂融融
2019年12月21、22日(六、日)
策劃:「全人藝動」藝術團隊
由「全人藝動」藝術團隊策劃,與參加者一同穿越時空,在荔枝窩這條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古村中,以一道道的日常風景為起點,走進客家人的集體記憶,思考在現代社會中,如何體現先輩與自然為友的生活智慧。
活動日程表
上午主題活動-客家山歌演唱會
聲音導航 還原客家文化地圖
全港最有氣氛的山歌演唱會
一連兩日,來客家村,走進客家人的記憶,欣賞一道生動的客家日常風景。週六,客家歌謠研究學者張國雄博士,聯同穿上傳統服飾的香港客家族群,以不經修飾的吟唱,演繹別具特色、與山間丘陵有著緊密相連之情的客家歌謠。週日,社區音樂人何柏存,親身教唱本以口耳相傳、代代承襲而來的客家山歌,體驗傳統客家社會中,先民如何透過山歌抒情言志。
時間:10:45 - 13:00
報名:上午主題活動,所有參加者一同參與。
地點:廣場
導師:張國雄博士、香港客家族群(2019年12月21日)、何柏存(2019年12月22日)
***
阿稻比土磚示範及製作
反思土地價值 繼承傳統工藝
利用可持續資源 自己村屋自己起
「阿稻比」的命名來自西班牙語 “Adobe”,也就是日曬土磚的意思。傳統工藝繼承者梁永基將示範土磚製作,介紹老一輩的村民如何取土鍊泥,混合在地天然物料倒模製土磚。參加者親身勞動,從就地取材的建築技藝中,發現客家人舊日的生活痕跡,體驗一種貼近自然、務實的生活態度。
場次:2(60mins/場)
時間:14:00(第一場)、15:15(第二場)
人數:16(8人 / 場)
報名:預先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梁永基
***
帶稻草人返屋企
「陽光下躺 月光做床」
零化肥無蟲害 默默貢獻的田野守護師
在傳統的鄉間小路,趕鳥護田的稻草人總是身影處處。擅於探索有關記憶與存留的藝術家黃詠楓,以農家稻草人為創作藍本,利用收割後禾稈草等在地好材料,教你手工編織輕便可攜式的迷你稻草人,嘗試在現代社會,讓參加者思考「耕種」和「生態平衡」的種種可能性。
場次:2(60mins/場)
時間:14:00(第一場)、15:15(第二場)
人數:20(10人 / 場)
報名:預先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黃詠楓
***
客家花帶示範及體驗
隱含密碼 客家女性的 fashion statement
復刻幾近失傳的客家花帶編織術
一條花帶,一目了然。勾劃客家人生活日常的本地客家花帶,其花紋與用色極為考究,當中更寄託了客家人對未來豐衣足食、家族開枝散葉的美好寓意與溫暖想像。此工作坊由客家花帶傳人親自示範花帶編織,憑此進一步認識客家文化,以及承傳這門醞釀了超過二百年的傳統藝術。
場次:2(60mins/場)
時間:14:00(第一場)、15:15(第二場)
人數:16(8人 / 場)
報名:預先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趙雅然、張城
***
碾米記
晶瑩白米的前傳
重現耕耘與收穫的真正意義
白米飯之能夠修成正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環境藝術家及農夫黎慧儀,帶領參加者學習最原始的「零機械」碾米方法,了解如何為稻米脫殼磨皮的同時,將自己和米粒、以至荔枝窩的人民風景一併連繫起來,讓大家將荔枝窩復耕水稻的幸福成果帶回家中。
場次:1(約30mins/節)
時間:14:00 - 16:00
人數:不限人數
報名:即場參與,無需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黎慧儀
***
拈花聞草樂賞團
在山旮旯 瓹窿瓹罅
尋找庶民養生之道
解熱祛濕的埔姜、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的苧麻、具有促進刀傷癒合功能的槍刀藥 —— 跟植物學家吳英嬋博士入村,認識荔枝窩多種山草藥及其功能,一邊「聽故」,一邊發掘傳統智慧,理解為何昔日村民總是在山裏隨手一拈,衣、食、住、行時遇上的種種生活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場次:1(75mins)
時間:14:00 - 15:15
人數:20人
報名:預先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吳英嬋博士
***
荔枝窩生態遊蹤
野生捕獲!
按圖索驥 發現荔枝窩天然寶藏
在昔日農村中用途廣泛,能治風濕、驅蚊蟲、作粽子原料的牡荊;民間用以辟邪驅病,本身亦具中藥療效的艾草,還有木欖、銀葉樹、白花魚藤等—— 參加生態之旅,憑「荔枝窩生態地圖」發現在地特色植物,記錄各大天然寶藏藏身之處,更可獲贈神秘小禮物。
場次:1(約45mins/節)
時間:14:00 - 16:15
人數:不限人數
報名:即場參與,無需報名
地點:廣場
***
《土磚絮語》展覽導賞
一路走來 復耕背後的絮絮低語
荔枝窩人文精神全記錄
藝術家梁以瑚、黎慧儀、梁永基、黃詠楓、趙雅然、曾達華、蕭俞及美儀,以泥土、破瓦、乾草、竹篾、印染、凉帽與手織花帶等與農作生活相關的物件為素材,通過藝術展示與裝置,完整地呈現了在地好物背後有關荔枝窩村的記憶,以及荔枝窩村民的用心專注與默默奉獻,還有在地藝術與環境空間的互為關係。
場次:4(45mins/場)
時間:14:00(第一場)、14:30(第二場)、15:00(第三場)、15:30(第四場)
人數:48(12人 / 場)
報名:預先報名
地點:廣場
***
客家人教你打「六虎」
明代「馬吊」嫡傳
一齊學「食虎」, 保育古代客家紙牌遊戲文化
寫滿了神秘符號的紙牌遊戲「六虎」,保留了「馬吊」拾、貫、索、錢的四門花色,更混雜了西方的撲克設計。荔枝窩村民將在村口開四圍枱,用客家話教你「食虎」(食糊),認識這些因城市發展而逐漸消失的鄉村傳統玩藝,體驗客家人的道地「村樂」。
場次:1(約30mins/節)
時間:14:00 - 16:15
人數:不限人數
報名:即場參與,無需報名
地點:廣場
導師:荔枝窩村民
***
有機農墟市集
來「全港農產品與生產者距離最近的農墟」!讓荔枝窩村民為你介紹以環境友善方式種植、新鮮的在地農產品。
時間:14:00 - 16:15
地點:廣場
$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