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2024
7:00pm - 9:00pm
金碧酒樓
彩虹綠柳路8號彩虹村金碧樓地下22號舖
488 - 576

金碧輝煌食住傾之人類學家帶你食圍菜

 香港三聯書店 主辦
19-12-2024
7:00pm - 9:00pm
金碧酒樓
彩虹綠柳路8號彩虹村金碧樓地下22號舖
488 - 576

粵菜是香港主流菜系之一,對每個香港人而言絕對是熟悉不過,除了味蕾上的連結外,對粵菜的起源、發展,以至各道菜式誕生的故事,又有多少瞭解?這些可口菜餚又是怎樣建構出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

繼上次大受好評的客家菜活動後,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張展鴻教授,將帶大家到開業六十年、一桌難求的金碧酒家,在懷舊的氛圍下,一同品嚐傳統粵菜之餘,同時領略社區的滄海桑田。席間並會從人類學角度切入,邊食邊講相關文化知識,定必為餐桌上的美食,增添別樣滋味。筵開五圍,名額有限,12月19日晚上6時半恭候,7時準時入席!

當日菜單:

  1. 燒味拼盤
  2. 紫羅雞片
  3. 百花釀蟹鉗
  4. 粟米魚肚羹
  5. 炸子雞
  6. 五柳斑塊
  7. 錦鹵雲吞
  8. 乾燒伊麵
  9. 揚州炒飯
  10. 瑤柱扒金菇
  11. 紅豆沙

(*最終菜單可能會因當日食材供應而改變,飲品和白飯需另計)

活動詳情|  

日期:12月19日(四)

時間:晚上6時半恭候,7時入席

地點:金碧酒樓(彩虹綠柳路8號彩虹村金碧樓地下22號舖)

講者:張展鴻(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作者)

語言:粵語

費用:每位$488,大小同價;如同時訂購《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原價$128),只需加$88,絕對不可錯過!

 

* 活動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報名一經確認,費用不設退回

 

講者介紹|  

張展鴻,生於香港,大學階段留學日本,在千葉大學主修社會學。後來在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科研究院課程修讀文化人類學,以日本原住民——阿伊努族和日本主流社會的政治文化關係為題,取得博士學位。現職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研究地區為日本及中國南部(包括香港)。出版書籍有: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China(2001)、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ood(2002)、Food and Foodways in Asia: Resource, Tradition and Cooking(2007)、《漁翁移山:香港本土漁業民俗誌》(2009)、Rethinking Asian Food Heritage(2014)、《涼茶在民間》(2024)等。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簡介|

本書探討香港的飲食文化,並不只着眼於食物的形式、味道和質感等物理方面,還深入考察其生產方式、地方意義、傳統價值觀、思想、社會變化和文化身份認同,闡明作者對一系列問題的研究發現,包括戰後移民、農業實踐、全球化、文化遺產和保育等,既是對香港飲食文化的一次回顧,更指出一個全面了解香港社會的路向。


注意事項:

  • 一人一票,請參加者出示確認電郵以作憑證入場
  • 如參加者遲到超過 15 分鐘,主辦單位有權把其座位取消
  • 主辦單位將在現場進行活動拍攝和錄影,參加者同意拍攝的照片和影片為主辦單位擁有及作宣傳之用
  • 主辦單位有權更改活動內容
  • 如遇以上惡劣天氣影響,主辦單位將作以下安排:
  1. 當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紅色/黃色暴雨警告生效時,活動將如期進行
  2.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仍然生效時,活動將會取消
  3.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除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改掛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活動將如常進行
  4. 當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活動開始後發出,活動將視乎情況而繼續進行或取消,建議先留在安全地方,參加者可自行選擇繼續活動或在安全情況下離開
  5. 於惡劣天氣情況下,即使未有發出有關警告,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改期或取消的權利,以策安全
  • 如有爭議,主辦單位保留最終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