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025
5:00pm - 6:30pm
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活動廳the HUB
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1樓
免費

重遇「歷史係咁話」: 香港五十年代的文化與文學

 香港三聯書店 主辦
09-02-2025
5:00pm - 6:30pm
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活動廳the HUB
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1樓
免費

五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與挑戰。在這個風雲變幻的背景下,來自不同省籍、受到不同文化影響的中國人匯聚於此,由此形成了多元的社會。全球政治格局的巨大變遷下,文學又呈現出一個怎樣的面貌?作家們面對的不僅是文學創作的挑戰,還有對人生及個人信仰的深刻思考。文學推廣計劃「文學扭計『識』」,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歷史、傳播等多個角度,探討五十年代香港作家如何應對當時那個充滿變革的世界。

 「歷史係咁話」是近年香港電台電視重視文教學術推廣的重要實績,開拓了本地文教學術清談的珍貴空間。今次講座邀得該節目的一眾主持,以香港五十年代的文化與文學為主題,在現場和大家重遇「歷史係咁話」!

 

日期:2月9日(日)

時間:下午5時至6時半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活動廳the HUB(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1樓)

對談嘉賓:羅婉嫻、范永聰、譚家齊、吳海傑、曾卓然

 

對談講者簡介:

羅婉嫻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一級講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主要教授香港史、新加坡史和近代中國史等科目。致力研究香港、新加坡和近代中國的醫療史,包括西醫發展史、疫病傳播與控制歷史和藥物與消費文化等。近年著作有:《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00》和《提燈者言:廣華醫院護理教育歷史》等。

范永聰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及社會科學院中文、歷史、宗教及哲學學部高級講師,主要任教韓國史、近代亞洲(1800-1945)、1900年以後的中國與亞洲等歷史科目;同時執教校內若干通識教育科目。個人研究興趣為韓國歷史與文化、東亞地區內之國際關係與文化交流,以及當代亞洲普及文化等。

譚家齊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哲學碩士。在太古獎學金資助下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加入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現職副教授。專攻近世中國法制、社會經濟及海洋史。201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傑出青年學者」獎項。為推廣歷史新知,近年在香港電冶主持「歷史係咁話」及「香港歷史系列」等多個電視及電臺節目。

吳海傑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教授,香港大學法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復旦大學和墨爾本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香港法律史和近代中國法律史,出版四本獨著和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不少更發表於國際頂尖的法律和歷史學學術期刊。新作《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成為受讀者追捧的蜴銷書。亦是香港電台「歷史係咁話」、「中國遠朋與近鄰」和「中國復刻與新潮 」的節目主持。

曾卓然
文學及歷史評論人,職志是教書、讀書、講書、寫作。嶺大中文系哲學博士。近著《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斯散文評論選》。曾任職於香港大學、嶺南大學、香港都會大學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研究興趣為香港文學、現代散文、東亞歷史與文化。香港文學館策展人、香港文學評論學會創會副主席。超過十五年於媒體主持眾多學術文教節目,推動文學、歷史與閱讀,近年節目包括「歷史係咁話」、「古今風雲人物」、「香港歷史系列」、「建築意」、「韓國乾坤四維遊」、「一分鐘閱讀」、「藝文在線等」、「課文在線等」等。


注意事項:

  • 一人一票,憑票免費入場,請參加者於活動開始前 10分鐘報到,並出示確認電郵以作憑證入場
  • 如參加者遲到超過 10 分鐘,主辦單位有權把其座位取消
  • 不得在場內飲食和吸煙
  • 主辦單位將在現場進行拍攝和錄影,參加者同意拍攝的照片和影片為主辦單位擁有及作宣傳之用
  • 主辦單位有權更改活動內容
  • 如遇以上惡劣天氣影響,主辦單位將作以下安排:
  1. 當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紅色/黃色暴雨警告生效時,活動將如期進行
  2.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仍然生效時,活動將會取消
  3. 活動舉行前 2 小時,若香港天文台除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改掛三號或以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活動將如常進行。
  4. 當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活動開始後發出,活動將視乎情況而繼續進行或取消,建議先留在安全地方,參加者可自行選擇繼續活動或在安全情況下離開
  5. 於惡劣天氣情況下,即使未有發出有關警告,主辦單位將保留活動改期或取消的權利,以策安全
  • 如有爭議,主辦單位保留最終決定權